為什麽我們想要知道十萬個為什麽?好奇心到底是什麽?

為什麽我們想要知道十萬個為什麽?好奇心到底是什麽?

好奇心的研究在相對近期才開始發展得到自己應有的重視,雖然他們背後存在許多機制的細節問題仍然未知,至少正慢慢浮現出了一個可以粗略的輪廓。那麼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學到了些什麼?

首先,隨著孩子們接受越來越複雜的活動,他們開始探索新的環境和吸收新的知識。大多數兒童在非常相似的軌跡中成長,有著共同的潛在機制。兒童的好奇心似乎引導他們走上同樣的增加知識的道路,包括最大限度地學習和促進發現因果關係的過程。孩子們似乎在相對較早的階段就明白,每種影響都與一連串事件的起因有關,他們的好奇心似乎認識到不同任務的價值在於他們發現新事物的潛力。

另一重要方面,即使是在開放式教學環境中以及存在著一個個體差異,成年人的探索行為似乎也依循相當一致的模式。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工作人員佛德瑞克.卡普蘭(Frederic Kaplan)和皮艾爾—伊夫.烏德耶表示,所有這些元素都可以囊括在同一個思維活動背景,在這個系統思維中,好奇心和探索創新行為的目標管理是為了能夠盡可能縮小預測誤差的範圍。換句話說,根據我們這個理論觀點,人類(兒童與成人)會避開極度可預測能力以及極度不可預測的探索實踐路徑,以便專注滿足好奇心,進而影響盡可能降低預測誤差。高特裏布、基德和烏德耶進一步厘清並擴大了好奇心的主要「目標」:最大化學習(而不僅只為了有效減少不確定性)。

好奇心的本質是什麼?在我看來,認知和神經影像學研究似乎支持這樣的觀點,即所謂的好奇心實際上可能包括一系列相互交織的狀態或由大腦中不同回路驅動的機制,特別是新奇的、令人驚訝的或令人困惑的刺激,即所謂的知覺好奇心,似乎主要與不愉快和令人厭惡的情況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好奇心是一種減少負面情緒的手段,這種好奇心可以完全用資訊差理論來解釋,其中不確定度的函數通常是一個倒 U 形曲線。

另一方面,專門表達我們對知識的熱愛,並以獲取知識為動力的好奇心(認知好奇心),被認為是一種愉快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好奇心提供了自己的內在動力。具有相同輪廓但不同類型的感知好奇心被發現啟動對衝突敏感的大腦區域,而認知好奇心將啟動與預期獎勵相關的大腦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