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費用知多少? 一次搞懂全身、局部檢查價錢差異

正電子掃描 價錢,正電子掃描公立醫院,正電子掃描癌症

PET/CT 檢查簡介:了解其在疾病診斷上的應用

正電子掃描(PET/CT)是一種結合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與電腦斷層掃描(CT)的影像技術,廣泛應用於癌症診斷、分期與治療效果評估。這項技術能夠提供高解析度的全身或局部影像,幫助醫生準確定位病變組織。PET/CT 的原理是透過注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造影劑(如FDG),這些同位素會聚集在代謝活躍的細胞(如癌細胞)中,從而顯示出異常區域。相較於傳統影像檢查,PET/CT 在早期癌症篩檢、不明原因發燒或神經系統疾病診斷上具有顯著優勢。

全身 PET/CT 檢查

適用對象:癌症篩檢、不明原因發燒等

全身 PET/CT 檢查主要適用於癌症高風險族群、已確診癌症患者的分期評估,以及不明原因發燒或體重減輕的診斷。由於癌症細胞代謝旺盛,FDG 造影劑會大量聚集在腫瘤部位,使得 PET/CT 成為癌症早期篩檢的利器。此外,對於淋巴瘤、黑色素瘤等容易轉移的癌症,全身掃描能一次性評估多個器官的狀況,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檢查範圍:涵蓋全身器官

全身 PET/CT 的檢查範圍從頭部到骨盆,甚至包括四肢(視需求而定)。掃描過程中,患者需平躺在檢查床上,機器會緩慢移動並拍攝全身影像。整個過程約需 30-60 分鐘,具體時間取決於造影劑的代謝速度與掃描範圍。

費用範圍:詳細價格分析與影響因素

在香港,全身 PET/CT 檢查的費用差異較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

  • 公立醫院:如醫管局轄下醫院,費用約為 HK$15,000 - HK$20,000,但輪候時間較長。
  • 私立醫院:費用通常介於 HK$20,000 - HK$30,000,部分高端醫療中心可能超過 HK$35,000。
  • 造影劑類型:特殊造影劑(如 PSMA 用於前列腺癌)可能增加費用。

局部 PET/CT 檢查

適用對象:特定器官或部位的疾病診斷

局部 PET/CT 檢查專注於特定器官或區域,例如腦部、心臟或肺部。這種檢查適用於已明確病變位置的患者,例如肺癌患者追蹤腫瘤變化,或癲癇患者定位異常放電區域。由於範圍縮小,局部檢查的輻射劑量較低,適合需要重複檢查的病患。

檢查範圍:針對特定區域

局部檢查僅掃描目標區域,例如頭頸部 PET/CT 專注於腦部與頸部淋巴結,而胸部 PET/CT 則針對肺臟與縱膈腔。檢查時間通常較短,約 20-30 分鐘。

費用範圍:價格分析與影響因素

局部 PET/CT 的費用約為全身檢查的 50%-70%:

  • 公立醫院:HK$8,000 - HK$12,000
  • 私立機構:HK$12,000 - HK$20,000

全身 vs. 局部 PET/CT:價格差異比較與選擇建議

兩者的主要差異在於檢查範圍與價格:

項目 全身 PET/CT 局部 PET/CT
價格範圍 HK$15,000 - HK$35,000 HK$8,000 - HK$20,000
適用情境 癌症分期、全身篩檢 特定器官評估

選擇時應考量疾病特性與預算,例如癌症患者首次診斷建議全身掃描,而追蹤治療效果可選擇局部檢查。

影響 PET/CT 費用的其他因素

醫院等級

公立醫院與私立醫院的價差可達 30%-50%,私立機構通常提供更快的預約與更舒適的環境。

使用的造影劑

特殊造影劑(如 Ga-68 DOTATATE 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使費用增加 HK$5,000 - HK$10,000。

檢查時間

非工作時段(如假日)的檢查可能收取附加費。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PET/CT 檢查方案?

建議從以下面向評估:

  • 醫療需求:癌症患者優先選擇全身掃描。
  • 預算限制:公立醫院適合預算有限者,但需提前規劃輪候時間。
  • 造影劑過敏史:告知醫生以調整造影劑類型。

根據自身需求與預算,選擇最合適的 PET/CT 檢查

PET/CT 是現代醫學的重要工具,尤其在正電子掃描癌症診斷上不可或缺。無論選擇全身或局部檢查,都應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並考量正電子掃描 價錢與醫療品質的平衡。若需進一步降低費用,可查詢正電子掃描公立醫院的補助計畫或分期付款方案。